本文目录
算命的说的话有多少可信度虽是迷信。可为什么很准农村过丧事不送客有什么忌讳...因为算命的是我家给我妻子办丧事的阴阳先生,也是应算命真相1当我在各地领会时,总会有人好奇的问:“你是牧师怎么会去学算命呢?”我说:“不是牧师去学算命,而是一位算命先生,蒙召成为上帝的仆人。”
在我出生的那个年代,老一辈的总是要找个算命师为孩子造命书,排流年,我的父亲也不例外。当我的八字一排出来,父亲就算定我的命底刚硬,是克父、克母、克兄、克弟……的标准“克星”。
在母亲怀我十个月,我的哥哥三岁,姐姐一岁,连续得了急病死了,母亲怀我时就生病,只好到台北马偕医院住院,就在住院的时候把我生下来。因为母亲病重,我被隔离,父亲在瑞芳小镇找了一位奶妈养我,我在奶妈家住了二十个月,母亲病好才接我回家。回家后,母亲连续生了两个弟弟,两个妹妹,都在一岁时就死了。果然在我七岁以前兄姐和弟妹都连续得急病死亡,我是上无兄长,下无弟妹。在我十岁那年,父亲罹患胃癌,到我十五岁时父亲也死了。父亲死了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果真是家里的“大克星”。
从此,我开始认真研究命学,想知道为什么这么准,更重要的是想找出改变自己命运的办法,于是我到处去学习讨教。有一次在偶然的机遇中认识了一位大陆来的前辈,他过去是当官的,他把所学的一套命学原理传授给我,于是我开始见人就算,为了是想要证实命学的准确度;在那几年里我成了业余的算命师,也颇有点小名气,我便积极想要改造自己的命运,突破“克星”命运的限制。
就在这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得了病,病情与我父亲一模一样,我心想,如果我和父亲一样,拖了五年又去世,这个家就会被我拖垮了。我便想尽办法,要用命学的原理改变自己免于死,经过努力却于事无补,最后为了不拖累母亲和家人,我想选择自尽。
当我要自杀时,上帝竟向我显现呼召,要我一生跟随他,事奉他。我回应他的呼召,把这将死的生命,软弱的残躯奉献给上帝,成为他的仆人。很奇妙的是当我把自己放在上帝的手中,我的病竟然不药而越,我一生的命运就此改变了。
我这位“大克星”现在成为到处宣扬福音的人,也成为上帝的见证人,把我亲身的经历积极传扬出去:人若肯接受基督,他的生命必然得到奇妙的祝福与改变。
--------------------------------------------------------------------------------
根据调查发现:“关于算命的行为,现今不只是有增加的趋势,同时教育程度越高的去算命的比率就越多。”其实按一般的想法应该像瞿海源先生所说:“接受现代教育越多,对命运的看法应该比较理性,也应该比较不会去算命。”然而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却是相反。
过去我们认为“命运”这套理论,只能对老幼妇孺和乡卒小民产生影响,但是今日的报章杂志却告诉我们,从元首人物、政界显要、民意代表、工商人士等各阶层,都有不少人沉迷在其中,若是不灵不验,“算命”这玩意该会自然消失,为何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尤其在这高度文明,科学昌盛的时代还能大行其道呢?
反观今日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不断的在改变,多数人以名利、地位、金钱来衡量自己的成就。人为了追求这些虚浮的荣华富贵,往往淡化了可贵的婚姻关系,忽视了家庭幸福美满的基本原则。加上国内这些年经济文化快速的变迁,政经人士变化和异动,使人对所拥有的名利、地位、金钱和婚姻关系深觉无力掌握。因此,为了确保明天的地位,维持今日的成就,并保有理想的婚姻和钱财。只好依靠“算命”,这就是它在今日仍能兴盛的一大主因。
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命理学”这些年经由许多高级知识份子深入研究、分析,推算甚至写下程式输入电脑,使“命相学和算命学”有很大的突破,因此“算命,相命”这一行如虎添翼,吸引许多知识份子,政界人士去尝试与接受。加上报章杂志大肆渲染,推波助澜之下,演变成无法遏止的现象。
谁都知道一个原理,一定先有“真”的,才有“假”的出现。而且“假”的一定模仿得和“真”的一模一样,才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这种“弄假成真”的技俩,一向是撒旦推销自己的手段。
如果基督徒拿不出真货,又硬说别人的是假货,那么,谁能相信你说的呢?要知道,上帝禁止我们去算命或相命,并非就等于告诉人没有命运或是不可信。相反的有真产品,才会有冒牌货出现,就是因为真有命运这回事,撒旦才能从其中动手脚耍出“以假乱真”的花样。
为什么“算命”能让人信以为真呢?如果我们能从圣经中,去查考圣经对命运真正的启示。那么,我们就能有真理的根基来分辨真假。因为只有在真理的光中,才能看出民俗信仰的盲点,揭开其中的真相。
--------------------------------------------------------------------------------
大多数会去“算命和相命”的人,都是想知道,并确定自己的“命”是好是坏。
他们的动机可分为:
1.出于好奇,想知道自己的未来,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心态。
2.想借助算命确定有利的人生目标。
3.力求解脱面临的困境与厄运。
总之,人去“算命和相命”几乎都是为了自家的平安和利益,声望和财富。为何“人”的命如此不美好,需要不断藉助各种方法来改运解运呢?
因为“罪”破坏了一切,什么时候世界的主权落入了罪恶之王撒旦的手中呢?就是当人类的始祖亚当接受撒旦所献的犯罪计策,所得到的后果。从此人的命运受罪的辖制牵累破坏,而痛苦悲惨的命运就此绵延不绝于人了。
自从撒旦的权势进入世界,人受撒旦的控制,在“罪”的辖制下失去自由。因此,人必须臣服在撒旦的规则下来生活。每年黄历会成国内销售最多的一本书,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人每天都要看这些鬼神的脸色来生活。
不要以为撒旦这样的权势,单单运行在我们的民间。其实在各国各族中,撒旦都有一套不同的方法来辖制人心。撒旦把“罪”引进了世界和人的生命中,破坏了这美好的世界,也败坏了人纯洁的生命。
虽然,今天许多人拼命研究命学,想要为人类争取好一点的命运;可惜命学并不会改变人的命运,它所能知道和探测到的,也不过是在人肉体几十年的“生命”流程里兜圈子,并不能改变人生命的本质,也不能告诉你生存真正的价值与目的。它可以探测你今生将要发生的某些现象,却不能扭转或掌握所会发生的局势。
撒旦让人认定命运的终局就是死,是不能改变的事实,那么就让人一生的精力,全部投入还活在这世界的短暂时间里。这就是撒旦对人类所设定的计谋,让人看不见生命拥有永恒的盼望和价值。
--------------------------------------------------------------------------------
我在矿区当传道的时候,某日,有位长老的太太哭哭啼啼的跑来告诉我,她那十七岁的女儿一连几天老关在房里哭,不吃饭不上学,问她为什么她都不肯说。最后还是弟弟死缠着问她,她才说:“我就要死了,吃饭上学有什么用?”
后来,这女孩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她母亲,才知道这女孩班上有位同学会算命,她父亲是个非常有名的算命先生,这位同学承袭父亲的衣钵学会了这套本领,正好那天有堂课老师请假,女孩子一窝蜂的请这位同学显显本领,帮几位同学算命,都算得好准,轮到这位长老的女儿,她本来不想让她算,但其他同学推推拉拉说:“没关系啦!好玩嘛!又不要钱,怕什么?”她自己也觉得好奇,于是就让她算。结果算命的同学对她过去说得很准确,女孩就问:“那我以后呢?”这位同学又算了很久,面露难色对她说:“对不起!没有以后了,命中注定你十七岁有很大的劫数,你恐怕难逃这一关。”长老的女儿就此认定自己十七岁必死无疑,整天关在房里,不吃饭也不上学。
听完长老妻子的话,我心中向主祷告:“这孩子已被命运逼进死角,我要如何来帮助这孩子?求上帝给我智慧和机会。”
接着,长老太太回去把女儿带来,我问她:你的同学不但告诉你过去的事,也告诉她十七岁有一个很大的劫数,而且你逃不过这一关是不是?她点头又开始哭了,我问说:“你是不是很怕,不想死呢?”她又点头,我又问:“你那位同学没告诉你怎么化解这个恶运吗?”她摇头哭着说:“我是注定要死的,没办法啦!”
于是我向她做见证,上帝怎么救我越过死亡而成为他的仆人,现在我拥有的是一个新的生命,旧的命运在我身上已发生不了作用了。
当我作完见证,就对她说:“今天你所面临的困难,只有耶稣能解决,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的,只有生命的主能赐给你新生命。”
“你曾否领受他所赐的新生命,让圣灵来管理你的生活呢?你是否有重生的经历?”她摇摇头。我说:“那么,今天你是否愿意承认自己的罪,接受耶稣,领受新生命呢?”她欣然点头接受。于是她自己开口祷告,在主面前流泪认罪,并接受耶稣做她个人的救主,求主来掌管她的一生,使她在基督里成为一个新造的人。
从此以后她的人生改变了,她不但逃过十七岁的劫数,并结婚生子移居国外,事隔二十多年到如今我们都还保持连系。
--------------------------------------------------------------------------------
民间一般人认为“命”是生来就已经注定了,无法改变的。所以,人非常注重要有好运。因此,在民间宗教及各样习俗中,有很多“改运、补运”的仪式,却没有“改命”的习俗。例如:受冤下监的人回到家,家人会马上煮个猪脚面线给他吃,或是要他去剃个头,除除霉气,补补运。也有许多人,在正月先要到庙宇做个“安太岁”的改运仪式,让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能顺顺运气,这种“安太岁”的仪式是否有功效虽是个问号,但却安了自己的心。
为什么民间的人会认定命是无法改变呢?因为他们知道人的命并不是一般他们所拜的神明命定的,而是“天”所命定的。就如俗话所说“神仙难救无命人”、“万般拢是命,半点不由人”(闽南语),意思是人的命早已定好了,凡事不需要勉强。
让我们再看看台湾民间一般人如何处理去世的人,就知道“天命思想”在他们心中所存的看法和影响。通常家里若有丧事,首先家人要把去世的人抬到大厅,大厅通常都是供奉神明和神主牌的地方。抬出死者以前,必须先拿一些箩筐或白布,将神桌上所拜的诸位神明偶像和神主牌遮盖起来。让他们看不见死者。
这些偶像神明对这位生前热心虔诚的信徒,连看都不敢看一眼,为什么呢?并不是这些神明偶像无情,乃是他们无能。因为,人的生死不是一般人间的神明偶像所掌管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的神明偶像不但无能为力,还要赶紧回避。可见民间一般的人,还是认定有更大的全能者在掌管人一生的命运和生死。他们不知道是那一位,所以称为“天”,天字乃是“一”字加上“大字”,意谓着那第一大的神。而基督徒都很明白这位全能的上帝,就是圣经所介绍的创造宇宙万物的真神。
所以民间的“改运、补运”充其量不过顺顺运气,或安安自己的心,终究还是无法“改命”。在这世界,除了创造生命,给人生命的上帝以外,确实没有任何神明能改变人的生命。因为生命是上帝创造的,他才能更新医治、改变。整本圣经都在说明,上帝为人类预备救恩和得新生命的方法。
民间丧葬习俗
1、送终:人的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人难免一死,可对长辈的死,家人是很讲究的。高龄老人过世,讲究的是要有子女在场,看着老人死去,这就叫为老人送终。如果一位长者,由于生急病暴病而死,或者患慢性病在不知不觉中死去,其子女一个都不在场,这个长者死去,人家就要议论,一是称此长者无福气,连送终的人也没有一个;二是要议论他的子女不孝,老人死去都不知道。人们俗称的寿终正寝就是指老人过世时有子女在场,如无子女在场则视为不吉利。在此风俗的影响下,所以一般人家在高龄老人病危期间,子女们再忙也要守在老人身边,直到老人过世,子女们才放心。凡遇到这些子女,人家就会议论说他们是孝子孝孙,当然,若遇到那些患慢性病的老人突然病故,即使子女不在场,人家也会谅解,人们俗称的长病无孝子,但对送终的风俗至今未变。
2、哭丧:高龄老人或长辈过世,女性子女在场一见老人断气就要放声大哭。这种哭由老人的女儿哭,儿媳妇哭,如亡者是男性,还有其妻哭,这时的哭叫“哭丧”,这种哭丧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哀悼和悲痛;二是以哭声惊动左邻右舍,表示其家死了人,人家就会闻声而至,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对生者的安慰。旧时风俗中的哭丧有三种,一是在死者刚刚断气时的哭,二是在死者入殓时的哭,三是在亲朋好友来吊唁时的哭,特别是吊唁者来吊唁时家人的哭丧,迷信风俗中有“破法”之意,如果吊唁者来吊唁时没有家人哭丧,吊唁者就认为是晦气,所以,在死者的灵堂里,始终不能缺人,有的人家在灵堂里总要安排一个帮忙人,只要看到有人来凭吊死者,他就会高声地叫一声“哭两声”,这时死者家属听到叫声,马上就要哭嚎几声,这种哭嚎声,有的地方叫“嚎丧”,嚎丧一般都不是出于内心,而是出于礼节,但不论是哭还是嚎则都叫“哭丧”。旧时的哭丧和现时不尽相同,旧时的哭丧大多数发自内心,因为旧时的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一身中既受尽了生活苦难折磨,同时又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折磨,她们深受种种磨难和苦楚,一旦遇到父母或丈夫的过世,她们的哭丧就会联系自己的悲惨遭遇,趁机悲哭一番,以发泄胸中的苦楚,她们的哭一般都是如诉如泣,悲悲切切,涕泪具下,即使是对凭吊者来时的哭,也是十分悲哀的。现代人哭丧就不同了,特别是一些年轻妇女她们对生活苦楚毫无感受,即使亲人过世,一般只能干嚎几声,甚至干嚎都不会,她们既不会哭,又不会嚎,更不要说诉,有的只会抽泣,或叫泣不成声。现代人不会哭丧,但也想出了办法,他们在灵堂里播放哀乐以代替哭丧。也有的化钱请专门的哭丧婆代哭。
3、到头更饭与行粮瓶:更饭是鬼饭的俗称,烧到头更饭和作香更饭这种民族传统风俗,是对死者和长辈死者表示孝敬。凡是逢年过节,或四时八节祭奠亡灵,俗称祭祖作香,认为子孙在祭祖作香时,祖宗的亡灵都要回来吃饭,这种祭祖作香饭俗称更饭。到头更饭的说法不同于一般人们所说的更饭,所谓到头更饭是指某人过世,家人要为死者烧最后一顿上冥间时吃的鬼饭,这种饭就叫到头更饭。烧到头更饭,民间传统风俗都很讲究:要求死者的长子即称孝子,头戴孝帽(白帽),身穿孝衣,手拿盆或碗到不同姓氏的七家人家去讨“七姓米”回来烧到头更饭。烧到头更饭时,把讨来的七姓米放入锅中加少量的水,然后只拗一个大草把,由孝子跪在灶门口点火烧饭,边烧边喊“××亲人,儿子为你烧更饭拉”,等到一个大草把烧完即成。另外再煮一个鸡蛋,把更饭和鸡蛋一起盛到一个碗里,然后,在死者入殓后放在死者棺材底下,待死者出殡前将此到头更饭倒入“行粮瓶”中,和死者的棺材或骨灰盒一起埋入土中,表示死者在阴间有饭吃。烧到头更饭此风俗至今未变,这也许是民间传统中人们表示对死者的一种尊敬和安慰吧。“行粮瓶”,旧时把它称作是死者的“粮仓”,旧时用一个小陶罐来做行粮瓶,当死者发丧出殡前,由风水先生将死者的到头更饭放进陶罐,另加上米、麦、红豆、绿豆、黄豆、芝麻、栗七种粮食,然后用红纸青线封口,在死者出殡时一起埋入土中,行粮瓶都埋在死者的棺材头坑前的小孔中,现时则埋在骨灰盒正面的小孔中。
4、种火:种火是丧事风俗中带有迷信色彩的传统风俗。旧时,凡死者入土、新坟墓堆好后,死者的亲儿子们必须在当天晚上,带着纸钱和稻草到坟上去烧化,这就叫种火。种火有两层意思,一是为死者暖身,二是为死者烧饭。这样的种火要经过三天,而且第二天要比第一天晚,第三天要比第二天晚,在第三天种火,烧过纸钱和稻草后要放一包火柴,并对着死者的坟祷告:“××亲人,从今以后就不再来为你烧饭了,以后你就自己烧了吃吧。”到此,为死者的种火仪式就算结束,此风俗纯属迷信,但因前人留下的风俗,至今依旧。现在,各地建了安息堂,此风从此绝迹。
5、送饭:为死者送饭的风俗纯属封建迷信。此风俗在旧时比较流行。何谓送饭?按封建迷信的说法,人的死是到其阳寿终止那天,阴间阎王命鬼使“判官”在其生死簿上将其名字用红笔勾掉,然后判官再命鬼使牛头马面、捕快到阳间将其魂魄拘到阴间受审,在受审前七天之内(民间俗种头七),其魂魄并不直接带往阴间,而是押在旧时的家庙,又称本庙里,好比是阴间的看守所,在这七天之内,死者亡魂将在家庙里受到家庙鬼使的种种鞭苔,为减轻死者的罪行,死者家属必须要在死者亡故的当天或第二天到家庙去送饭。送饭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多烧纸钱,在焚烧时要向家庙鬼使通禅:什么“请差人马快对××亲人吊低点,打轻点,我们给你作揖,我们给你送钱”之类的话,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就是给冥使行贿,以便使死者减轻罪行;二是给死者送上路饭,防止死者在路上受饿。为死者送饭风俗,在1952年大破封建迷信,大拆庙宇后,曾有一度收敛,因为当时的所有小庵小庙的菩萨都被打掉,人们想为死者送鬼饭也没有地方。然而人们的封建迷信一时不能根除,没有了菩萨,人们就把饭送到原来的小庵小庙的门口以了心念。文革后,此类送鬼饭风俗就绝迹了。到了七十年代末,各地又掀起了一股建庙风,送鬼饭之风死灰复燃,一些神汉、巫婆、佛头趁机大肆活动,他们(她们)把过去早已打倒的封建神权在暗中宣扬,各自在划定的迷信势力范围内,从中组织迷信者到处做佛事赚钱,并宣扬神权。按旧时神权的体制,各自划定管辖范围的所谓家庙。因此,都又恢复了送鬼饭的旧风俗。为死人送鬼饭实际上是旧时神权统治的死灰复燃。旧社会,我国人民深受“四权”的压迫,这四权就是:政权、属权、夫权、神权。现时,神权在各地死灰复燃,一方面是一些人打着宗教信仰的幌子,大搞各类迷信活动,从中赚取昧心钱。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干部、共产党员他们忘记了自己的信仰、信念和宗旨,他们也热衷于迷信,他们把自己的成长,把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把自己发财致富都归功于神,归功于菩萨保佑。所以现在他们对迷信旧风俗的神权统治都信以为真,这也是一种信仰危机。从当前的送鬼饭风俗中,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都值得好好地反思。
6、告状(发耗):这里的告状,不是诉讼告状,而是民间丧事风俗中死者的女儿、儿媳妇在自己的亲人死后回娘家或回婆家向家人告知公婆或丈夫亡故的消息,民间称告状,好比为死者发讣告。目的是让家人知道,某人已经死去,那么被告知者就必须在当天赶到死者家为死者凭吊,如果女儿、儿媳妇不回家告状,亲家是不能上门吊唁的,非但亲家不能上门,人们还会说她们忤逆不孝。事至当今,告状之风在农村仍然盛行,而且也很讲究,告状者必须身穿重孝,回家告状时必须跪着向父母告知,这就是民间的丧事告状。
7、吃卷床夜饭:“吃卷床夜饭”是在民间丧事风俗中,在死者死的当天晚上入殓前请村上人吃的一顿晚饭,民间俗称卷床饭,有的地方不吃卷床饭而吃卷床面。何为卷床饭?民俗中,在死者入殓后,死者生前睡过的床上用品都要席卷出门,放到离村不远的三叉路口烧掉,这俗称卷床。卷床在旧时的含义是让死者把生前的东西一起带上阴间路,以便让死者在阴间继续使用。其实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其实卷床的真正含义还是出于卫生,大凡死者一般都生有疾病,有的甚至是传染病,死者去世后在他的遗物上很可能沾染着病菌和污秽之物,为防传染,入殓后将死者床上的东西席卷出门付之一炬,这样到是很卫生的。在卷床当天,死者家属必须请人帮忙入殓,那就得准备卷床夜饭供人家吃。旧时的卷床夜饭比较简单,一般连家属亲戚在内也不过二、三桌。但现时却大不相同,因为死者家属为死者办丧事仪式的全过程都要在这天晚上议定,所请的帮忙人也必须到场,加上现在的村上人多,一顿卷床夜饭,小的村起码要八、九桌,大的村加上当晚来吊唁的亲戚,一般都要十六、七桌才够。再说卷床夜饭的规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旧时的卷床夜菜一般都是两荤两素加一个豆腐,现时丧事人家的卷床夜菜,用起了冷盆热炒,规格略低于丧事正日的酒菜,而且丧事的铺张浪费程度也越来越大,吃卷床夜饭的风俗无形中加重了死者家属的经济负担,但因旧风俗的影响,人们也只能不得已而为之。
8、入殓:入殓风俗无论在旧时还是当今,其手续之烦琐是相当多的,真是五花八门,现时不但未变,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入殓程序有移尸、卷床、布置灵堂、放千张眼、点更饭长命灯、秤衣、穿衣、放置垫背钱、买水、洗脸、梳头、入殓、与遗体告别、盖棺、守灵等等。所有这些仪式都由村中健壮老人并懂得入殓者负责操办。移尸:就是移入灵堂。在死者的遗体移动前,主持人必须口含烧酒向死者周围喷洒,用现时的话来说就是起到消毒的作用,可在旧时的含义是驱鬼镇邪。酒喷过后,开始移尸,如死者有多个儿子,则必须长子抱头,末子抱脚,次子抱腰。主持人用一根白布带系在死者的腰里,然后大喊一声“起”,并同时把一片瓦用力在死者床上碰碎,随着“起”“碰”之声发出,大家齐心协力把死者从床上抬起并移到灵堂,放在棺材盖上等待下一步的仪式进行。在这一步,农村风俗中讲究儿子们的“抱头抱脚”,一是表示儿子们的孝顺,二是表示死者有福气,如没有儿子,抱头抱脚则由女婿或侄子、外甥们来担任。设灵堂:旧时富户人家设置的灵堂庄严肃穆。首先是将棺材放在灵堂正中偏右,在棺材前设灵台,灵台上放着死者的遗像,灵台与孝堂之间用白布帐曼隔开,帐曼上有亲属送的挽联,旧时灵前不放花圈,花圈到60年代才有,灵堂里还准备着千张眼即竹筛子,筛子里放着剪刀、尺、秤和死者的寿衣。入殓时,所有家属和亲朋好友都要拿着三支清香,表示为死者上路送行。穿衣:旧时为死者穿衣也有很多陈规陋习。如孝子头顶筛子跪地默哀,为死者穿衣者从筛子中取出秤,再把死者的衣服用白布带系好,挂在没有秤砣的秤钩上,这时孝子问“衣有多重?”?秤衣者高呼“一秤到稍”!表示死者的寿衣分量足够到阴间享用。秤衣完毕,接下来是为死者穿衣。但因死者身体已经僵硬,如一件一件地为死者穿那是十分费事的。旧时是将死者的寿衣先由长子把它一件一件地套起来,然后由孝子抱头抱脚,并喊一声“起”,趁尸体稍微抬起时,由穿衣者把衣服塞到死者的身底下,然后把死者的手放进衣袖管,衣服向上提到位。上衣穿好,裤子比较好穿,只要从下往上地套上去就行。为死者穿的衣服一是要逢单数,如五件、七件或九件,二是不能有纽扣,迷信说法有了纽扣就表示在世时与人结下的仇恨到来世也不能化解掉,因此死者衣服的所有纽扣在穿衣服时都要剪掉,即使贴身衣服的纽扣也要剪掉,此风俗至今未变。死者所穿的衣服都没有纽扣,上衣贴身也是靠一根用七根蓝线拧成一股系在死者身上,这股蓝线系在死者身上也不能打结的。
9、洗脸、梳头:旧风俗为死者洗脸得由孝子先为死者买水,他们要带了重孝到河边去向所谓的河神买水,买水时要向河神祈祷,并还要付钱,旧时付钱都是向河里掷几枚铜板,现时买水都要向河里掷几个硬币。当洗脸水买回来后,孝子用块白布,一只木梳,跪在死者的头边,先为死者洗脸,洗脸时要喊“××亲人,儿子为你洗脸”,洗脸讲究按顺时针方向擦三转,然后再为死者梳头,同时也要喊“××亲人,儿子为你梳头拉”,梳头讲究梳三下,梳完用力把木梳在棺材盖上敲断后扔掉。入殓:旧时入殓死者都用棺材,那事先要做好各种准备,如:用黄纸钱包石灰包,用黄纸钱包草木灰包,准备好垫背铜钱七枚。旧时用的铜钱一般选择康熙通宝、顺治通宝,或者更古老的钱币,总之越古越好。这些垫背钱表示死者到了阴间有钱用。入殓开始,旧时先在棺材底部铺一层石灰包,一层灰包,然后放上一层纸钱,再把死者的垫被铺上,并在垫被上按前四后三的北斗七星图案垫上七枚垫背铜钱。接下来,主持人用一片瓦在棺材盖上用力敲破,高呼一声“起”,孝子抱头抱脚,主持人手提白布带提腰一起将死者尸体抬入棺中安放好,再盖上死者的盖被,同时帮忙人将部分死者的陪葬品放在死者身边,周围再放入石灰包,草木灰包,将死者拥紧即算完成。现时因推行火葬,死者身边不再放置随葬品和石灰包,草木灰包。但近几年来,一些从事销售丧事物品的人,又推出了纸塑简易棺材,从前的那一套。石灰、草木灰包不见了,但在死者周围却用大量的纸钱来拥紧死者。入殓结束,棺材才能得正(即放置中堂正中),这时,主持人招呼死者家属绕棺材转三圈,以示向死者告别,然后再把棺材盖上,此谓盖棺定论。旧时盖上棺盖后用三支爬头钉和一支子孙钉将棺盖钉牢,现时纸塑棺材盖棺后用封箱胶纸封合。整个入殓仪式才全部结束。入殓结束后,还要在棺材底下点上放有到头更饭和油盏的长命灯,在棺材盖上放上千张眼,据迷信风俗传说,这些东西都是为驱邪神来犯,当然这都是封建迷信的旧风俗,但人们还是照样的继承下来,这叫“上代传下世”,照办吗,看来要想改变这类旧风俗是相当不容易的。
10、看风水、戴孝帽、搁三朝:在民间,有请风水先生看风水的旧习俗,这是指丧事人家的看风水。此风俗从旧时盛行到60年代末,文革期间基本绝迹,到70年代末,看风水旧习俗又开始抬头,现在可说进入了盛期。凡是谁家死了人,总要请风水来看坟穴,虽然现在推行火化,但死者的骨灰盒还是要埋入土中,所以人们还是要请风水看坟穴。这些从事风水职业的人,一到主家首先摆出一付风水先生的架子。为死者择坟穴时,祖传也有不少名堂。大凡风水择坟穴,都是按风向水向选择,他讲究的是风有来路(七十二路),水有去向(三十六向),风向来路,水路去向都有一套讲究,关乎家人今后的平安、发达或衰败。最好的是前有出路,后有靠山,按此大前提选择是风水是第一关。接下来是定向,所谓“此穴”对主家来说是否经受得了,也就是说,你主家是否有这个福气,这就要定向。这一关就必须按死者的生辰年庚和其长子的年庚进行推算,再得出死者葬的方向,如:子午向,乙丑向,丁卯向等等,这些向都是用夹盘上的指南针来确定。当风水择准了向,就在这个穴位的两头钉上向桩,坟穴就按此向桩为死者开坟穴即开坑。到此风水先生择坟地才算完成。现在各地安息堂建成后,看风水就按骨灰盒正中线来定向,至于选项坟穴也只能取消。但目前较富人家又热衷到公墓去买坟穴,这时,他们又开始请风水选项坟穴和定向了。戴孝帽和戴孝的风俗,也是从古到今的一个民族传统。某家死了人,为表示哀悼,家属、至亲都必须戴孝和戴孝帽,孝帽分辈份,子戴白帽,孙戴红帽,重孙戴蓝帽,重重孙带灰帽(人们常说的灰灰孙就是这个意思),此习俗传到文革就绝迹,以后丧事中推行了戴黑纱,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开始了穿白衣,戴白帽,一切都恢复了老的风俗传统。搁三朝:在农村,人死后都有搁三朝的习俗。所谓搁三朝,就是死者从断气时算起,要在家里搁置三天才能出殡入土,现时叫火化。有的人家为等远亲归来,也有搁五朝的,还有一些迷信人家,要请风水先生或算命瞎子排定搁置的日期,这就出现了搁七朝的。凡搁三朝也好五朝也好,这都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特别是长辈,死后千万不能马虎,人们认为,不搁三朝就是对死者的不孝。旧时有早死夜拖的说法,即白天死,晚上就拖出去埋了。那一般都是指那些无儿无女的人死后才早死夜拖。
11、五谷仓、掮幡竹、开坑:在民间丧事风俗中,传统的程序多得五花八门,死者入殓后,其中做“五谷仓”也是一件很要紧的事,五谷仓:是放在灵台上的一件祭品。这五谷仓是用砻糠做的,它表示是死者的谷仓,其做法也很讲究,一般农村中的老年妇女都会做。它是用四层方块白布和一块尖角白布拼做成的,四块白布大小不一,底层一块约九寸,再是七寸,五寸,三寸,制作时将每块白布的四角缝合形成尖角,中空填满砻糠,一块小角布也缝成尖角,这填砻糠得由死者的女儿或儿媳妇填,如无女儿或儿媳妇,则由至亲中的女性来填,填时要边哭边填,并哭喊着“××亲人,我为你做五谷仓拉”,哭一声填一把砻糠,直到把四块布和一块尖角全部填满,然后把它们一层一层垒起来成一座宝塔形,尖角放在最上面,这就成了五谷仓。五谷仓放在死者灵台的右上角,待死者出殡时,由一人托着,当出殡主持人敲碎瓦片时,就有人来抢五谷仓,其中的一只尖角由托者拿着放在死者牌位的子孙钉上,其余各层由人抢走。旧时人们有抢了五谷仓的白布带回家给小孩做填底布,说是能驱邪,现时人们抢了都是丢掉,此风俗纯属迷信。丧事人家用的掮幡竹:原出于古代的招魂幡。死者在出殡前,人们都要为死者准备两根带叶的青竹子,青竹子取回后由风水在掮幡竹上进行一番布置。风水将两张三寸见方的红纸折成三角形,然后在三角形的底边上粘上一张飘带,飘带上各写着丁财两旺、吉祥如意,制作好的飘带分别用线系在两根竹子上,这就做成了掮幡竹。在死者出殡前由两名儿童掮着走在前引路,直奔埋死者的坟坑。当死者埋好后,帮忙人为死者堆好新坟,然后将掮幡竹插在坟墓的两头。不过,这时的掮幡竹上已经挂了许多抛坟用的东西,旧时上面挂小团子,俗称抛坟团,现时一般不用小团子,而是改用枣子代替,等到新坟做好,就开始抛坟。抛坟就是将带来的糯米小团子或枣子撒向新坟,表示给死者享受。但农村风俗中有抢抛坟团的习俗。旧时有种说法,吃了抛坟团能辟邪驱鬼神。现时已不同了,等到抛坟时,即使带了许多枣子去抛坟,可一个小孩子也不会去抢,因为现在的孩子对枣子根本不感兴趣。开坑:就是为死者埋葬棺材或骨灰盒的墓穴,这就是土葬风俗带来的结果。开坑的传统习俗上也很讲究,旧时开坟穴,一般派五人,现时派三人,开穴人数为单数,迷信习俗逢单不逢双。开穴者带一壶黄酒,一个冷盘菜,三个爆竹,开穴按风水事先看定的地穴,在向桩范围内开坑,开第一块土前先放爆竹,然后,将第一块土放在另一处,以便孝子上坟时带回家。坑开好后,开坑者将带去的酒菜吃光,同时将坑底留下的脚印用钉耙铲掉,迷信的说法不能将生者的脚印留在坑底,否则对生者不利。俗语所说的:落魂收脚迹。就是指这个意思。
12、吹鼓手与乐苏班:旧时丧事风俗中都有请吹鼓手和乐苏班的习俗,以增加丧事的气氛,吹鼓手民间俗称吹打,乐苏班又称江南丝竹,这两个班子实际上是民间的祭祀队伍。吹打由三至五人组成,他们使用的是唢呐和四件打击乐器,他们到丧事人家后专司吹吹打打,增加丧事的热闹气氛,同时也吹奏一些哀乐,如哭七七,丧事祭拜曲子。旧时穷人家也有少数人家请吹打,大户人家更不用说。请乐苏班的丧事人家就比较少,因为乐苏班组成人员起码有七人,多到十三人组成,他们使用的乐器除打击乐器外,主要是有江南丝竹的各种弦乐器,如二胡、三弦、琵琶、月琴、京胡等,乐苏班的人员必须精于演奏江南丝竹的各种乐器和地方曲牌,而且能唱多种戏曲,他们不仅能奏能唱,而且精于自拉自唱,因此,他是属于高雅的民间文艺。乐苏班不仅为丧事人家演奏,而且还能为氏族祭祀、庙会吹拉弹唱,此类人员实属民间艺人。旧时能请乐苏班的人家一般都是大户人家。吹打和乐苏班在解放初期还有,到六十年代末就没有了,七十年代初期,丧事人家的祭祀由军乐队来代替,所谓军乐队的称呼实际上是错误的,军乐队是指军队的仪仗队,民间的所谓军乐队,实际上是一支哀乐队。
这种算命的,信的话也不要全信,因为现代人相信科学,你说的那些债主什么的每个家庭我听说去算命的都会有这些~算命的说如何化解的,但是有的没化解也不见得什么,人在这个世界走一站不容易,生老病死是常事,希望你看淡,你妻子的事情你不能把她看成一个定论,因为生活还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