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常识 > 文章页面

端午节挂艾蒿的由来(端午节挂艾草的用意)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叫龙舟节,是为纪念古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其间有许多民间传说和习俗,其中最著名的习俗之一便是挂艾蒿。 挂艾蒿的习俗始于战国时期,居民们相信艾草有驱邪之力。艾叶可驱邪辟秽,除害惊蛰,长条可将毒蛇赶出家门。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将艾蒿挂在门前、铁窗上、车马上等处,增添节日气氛的同时也是为了驱邪辟瘟疫。 传说中,屈原是楚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文化名人。但是,由于仇视善恶分明,曾经被贪婪的贵族诬陷、驱逐和迫害,最后饮鸩自尽,壮烈牺牲。人们为了纪念他和怀念他那感人肺腑的爱国情怀,沿袭艾蒿净身除疾、祛邪驱毒的特性,就将其挂在门口、窗口及房梁、灶头、熨斗上以及放在房间、衣柜、箩筐、布袋中,还可以插入花园、菜地、牛圈、猪圈、马棚等处。 在艾蒿盛开的时节,人们依照传统的方式,采集新鲜的艾草,在阳光下晾干之后,捆成捆,挂在门前或是在家中熏,以驱邪辟秽、消灾避病。 总之,端午节挂艾蒿的习俗,是人们对古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也是中国神奇文化的一部分。艾叶代表着清明和纯洁,因此被认为是辟邪、祛病的良好物品。希望我们在以后的端午节更加注重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后代了解祖先的智慧,将这一习俗持续下去。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